出口稳中承压,出口市场多元化
三季度,受海外需求收缩、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我国主要印染产品直接出口压力有所加大,出口市场竞争加剧,出口平均单价进一步下滑。根据中国海关数据,1~9月,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236.15亿米,同比增长4.82%,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55个百分点;出口金额227.25亿美元,同比降低4.92%,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90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0.96美元/米,同比降低9.29%,降幅较上半年扩大0.42个百分点。
我国印染产品间接出口也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具体来看,服装行业出口仍延续下跌态势,1~9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212.3亿美元,同比下降8.8%,降幅较上半年扩大2.9个百分点;家纺行业则呈现复苏态势,1~9月,我国家用纺织品出口金额346.76亿美元,同比下降3.22%,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40个百分点。
从主要出口市场来看,1~9月,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对东盟出口52.61亿米,同比增长0.97%,对RCEP贸易伙伴国出口56.55亿米,同比增长0.35%,增速分别低于出口总量增速3.85和4.47个百分点,主要受对越南、菲律宾、泰国、韩国等主要国家的出口下滑影响。
从主要出口国家来看,我国印染行业出口市场多元化的特征更加明显。越南、孟加拉国作为仅次于中国的两大服装出口国,对我国印染面料需求较大,今年以来,受欧美市场需求收缩影响,越南、孟加拉国从我国进口印染面料数量有所下降,前三季度,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对越南、孟加拉国出口数量同比分别减少4.32%和12.36%。但同期对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俄罗斯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出口平均增速,这对我国印染行业出口规模保持稳定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印染行业面临来自国外的风险挑战和国内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下行压力,经济运行总体上持续恢复向好,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展望四季度,印染行业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方面,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仍在持续,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仍处于高位,这将继续影响国际贸易环境的稳定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加息背景下,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压力缓解,但衰退风险上升,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将持续显现,国际市场需求仍难以有效释放;逆全球化思潮迭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近岸”贸易、“友岸”贸易政策对我国印染行业出口形成压力。
声明:本文的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联系删除。
- 丙纶BCF纱的物理性能是什么?
- 中国棉花产业对西方传统纺织业构成了挑战
- 丙纶BCF纱在各个领域的影响?
- 新棉供应加快,下游需求转弱
- 丙纶BCF纱的特点独特,应用广泛!
- 如何破解纺织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的痛点?
- 丙纶BCF纱供不应求的原因
- 互联网技术改变消费模式
- 丙纶地毯纱的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