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Hotline 0513-86821658
[保持纺织专业优势,携手助力建设纺织强国]
发布日期:[2023/1/11] 共阅[49]次

一直以来,“纺织之光”奖励评选在西安工程大学都是备受瞩目的奖项,在奖项的激励下,该校师生积极努力,提升纺织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于2021年获批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授权点,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自设奖以来,该校累计获奖教师39人,获奖学生401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纺织工业面临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该校聚焦纺织行业产业的发展需求,坚持立足行业办学,坚持“做强纺织”“做亮设计”的学科专业发展思路,保持了纺织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实现了纺织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和优势学科链的无缝对接。为了更好服务行业产业,在纺织专业教学上更加注重多元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纺织+”模式的培养体系,与智能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密切结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科技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积极与纺织龙头企业建设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创新研究院和校企联合培养工作站的示范作用,努力为纺织行业产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作为受奖励的单位,王海燕希望未来纺织之光教育基金会能得到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继续壮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拓思路,探索更加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为纺织行业进步和人才培养助力。今后学校将以“纺织之光”为动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构建新纺织培养模式


  谈及纺织行业发展对纺织院校教育的影响,王海燕表示,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配套最完整、不断转型升级的中国纺织产业链,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技术实力逐步增强,质量品牌不断扩容,国际影响力持续加大。纺织工业实力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纺织科技创新已经从“跟跑”进入“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中国纺织工业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最大的变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进行了顶层设计规划,“双一流”建设从“统筹推进”到“深入推进”,一个明显特征是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引导高校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关键领域、特色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急需,更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此,王海燕介绍了三大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一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二是深化改革,协同育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产学融合、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事业单位融合式全流程协同育人,将科研成果、先进技术、企业培训课程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加强行业产业培养紧缺人才和学科交叉人才。


  三是提升能力,促进发展。注重教师能力提升,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做好师德师风培训、岗前培训、专业能力培训,构建分层分类多维的教师培养发展体系;鼓励教师投身教学研究,开展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创新,提升教学科研能力,支持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促进教师在技术创新和实践能力上得到有效提升。


相关关键词:
地址:江苏省通州市石港镇工业园区(渔湾中路18号) 信箱: lzj550711411@163.com 手机:13306288876 电话:0513-86821658 传真:0513-86821658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南通林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苏ICP备09036901号-1 技术支持:中国丙纶网